欢迎访问长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智能建造国家试点城市,株洲想争

2022-07-21

智能建造国家试点城市,株洲想争

分享到:

智能建造国家试点城市,株洲想争


对地方来说,成功争取试点,意味着政策倾斜与操作空间,意味着某一方面发展快人一步。


今年是政策大年,转移支付创下史上最高涨幅达到9万亿元,专项债3.65万亿元,减税降费2.5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争取试点成为地方二次跃升的重要途径。


眼下,株洲有了一个方向。


7月20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株洲正在悉心准备,全力申请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什么是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7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征集遴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下称通知)。不久后,中国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将培育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顾名思义,试点城市,要在智能建造方面做出垂范。


根据《通知》,试点共有八项任务。分别为: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完善标准体系、培育专业人才。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解读《通知》时表示,本次试点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前四项任务为必须任务,后四项任务供地方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同时试点城市还可根据试点目标提出新的任务方向。


在培育智能建造产业方面,重点是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建筑施工、勘察设计、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配套企业,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智能建造”,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发展智能建造列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


早在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智能建造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也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为何要试点?


“智能建造之于制造业,相当于智能制造之于工业。发展智能建造,是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势所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提速,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用更加突出。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


再来看株洲。“十三五”期间,株洲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已从2015年的7.1%提高到2020年的10.5%;2020年,株洲建筑业总产值达971亿元,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超12%。


尽管高速增长的产值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长期以来,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业仍显粗放。


当前,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建筑业进入“存量时代”,城镇化进入下半场,转型迫在眉睫。


“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与西方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劳动效率、就业吸引力、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仅以老龄化为例。早在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2年,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与总量连年冲高,且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为主,其中尤以建筑业为重。


2019年,本报走访调查发现,市内很多建设工地都是中老年人为主。官方数据显示,在2017年,株洲全市建筑工人已超10万。


智能建造,目的就在彻底扭转当前建筑业诸多现实问题,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与传统“搬砖头、扎钢筋、浇混凝土、装模板”的生产方式相比,智能建造的生产效率更高,且更有助于解决污染、安全生产等问题。


以装配式建筑为例。


本土企业湖南五建筑工生产研发的预制电梯井道,在工厂制作好后,现场拼装一天即可完成。而传统电梯井道施工,短则半个月,长则三个月。还存在人员安全、噪音污染、扬尘污染等隐患。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建造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不仅能够带动新兴软件、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可以催生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乘数效应、边际效应显著。


《通知》提出,此次试点目标包括三方面:一是推动试点城市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二是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三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株洲凭啥去争?


其实,对株洲建筑领域来说,智能建造并不陌生了。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称,被住建部誉为建筑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位于荷塘区的新桂广场·新桂国际项目就运用了该技术,包括管线、机电、装修等所有建设环节均可预览,甚至用料、价格都能计算出来。全省首个“BIM+装配式空调制冷中心”就在该项目的负一层。


此外,“三个中心”、汽博园、创业广场等项目,都运用了这项技术,湖南五建、湖南二建等在株企业,也已经锻炼出成熟的BIM团队。


还有株洲装配式建筑产业。过去两年,株洲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蝉联全省第一。目前,株洲拥有钢结构住宅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绿色建造试点城市等称号。湖南五建筑工、中天杭萧钢构、湖南国信伟大等一批企业都有各自核心技术,“城市+基地+项目”的产业示范路径初见雏形。


还有株洲的被动房。2014年,市住建局联手本土企业湖南伟大集团,剑指节能建筑的设计研发。随后,国内首个被动式低能耗住宅项目“德国之家”、全球最大单体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市民中心、国内首家被动房度假酒店神农湾酒店等一批绿色建筑先后在株落地。


更有智慧工地。早在2018年,株洲就已经实现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上传全覆盖,保证了我市建设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的检测质量及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桩基质量的有效监控。


根据《通知》,申报试点的城市应高度重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具备必要的产业基础,如拥有具备统筹开展智能建造业务能力的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可长期稳定从事智能建造相关技术产品研发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建造相关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开设工程建设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等。


“申报试点城市,可推动试点城市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也能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可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发展政策与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有利于我市智能建造、绿色建材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来源:株洲日报

上一篇:庆祝建党100周年
下一篇:我国新建建筑“绿色化”超90%